百善孝为先,治政廉为首。近日,县纪委、县委宣传部、县委文明办、县妇联等单位联合在全县开展“一镇一孝廉”创建活动,深入挖掘我县孝廉文化资源,收集典型孝廉人物及其事迹,提炼孝廉文化精神内涵,打造永春孝廉文化品牌,营造行孝治家、崇廉尚德的良好社会氛围。现桃源清风微信公众号连载报道各乡镇孝廉人物及其典型事迹。
留正:一身正气,永留人间
留正像 (陈博文 摄)
留正(1129-1206),字仲至,谥忠宣,南宋永春昭善里留湾(今桃城镇留安社区)人,乃五代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六世孙。历孝宗、光宗、宁宗三朝,官至右、左丞相,进封魏国公,人称“三朝元老”。
南宋绍兴三十年(1160),留正十年寒窗,考中进士,初任南恩州阳江县尉。彼时的南宋朝廷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当地盗贼蜂起,社会治安混乱,百姓苦不堪言。留正深知乱世之中,需用重典,遂向时任广州知州龚茂良进言:“在法,劫盗赃满五贯死,海盗加等,小民饵利,率身陷重辟。请镂梓海上,使户知之,民始知避。”龚茂良认为留正此言颇有见地,把他推荐给时任参知政事(即宰相)虞允文。虞允文见到留正后,非常欣喜,视留正为奇才,推荐于孝宗。孝宗召见留正,留正根据天下大势侃侃而言,他说:“政者,正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如今金人屡屡犯境,士大夫名节不立,为国家效忠的人少,而反溺于宴安鸩毒,歌舞山湖者多。选拔人才,当以气节为重。”孝宗喜其耿耿直言,留他任军器监主簿,留正入朝为官。
庆元初年(1195),宁宗即位,权臣韩侂胄结党营私,弄权作恶,不时出入宰相公堂,干预朝政,留正直言不讳指斥他:“宰相公堂并不是你能经常来往之地。”韩侂胄听后非常恼怒,并对此怀恨在心,后来他得知宁宗平素有不满留正之意,乘机从中挑拨离间,留正遂以少师观文殿大学士职位,被贬出判建康府事务。
清源留刘氏族谱 (陈博文 摄)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留正一介文臣,亦铁骨铮铮,心中充满沙场秋点兵的壮志豪情。他对孝宗谏言:“国家积贫积弱久矣,军政腐败,士马疲敝,粮储未丰,边防废弛,遗民泪尽,故青羌能长驱直入。我朝历来重文轻武,然,兵是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也。所以当今圣上应改弦易辙,要鼓舞士气,重振军规,练兵筹饷,加固边防;赏罚分明,做到文武并重,才能重振国威,收复失地。”当时,南宋虽然偏安江左,朝廷对主战主和还持谨慎态度。但北伐复国一直是孝宗的宏愿,孝宗对留正大为赞赏,当即采纳留正谏言。
淳熙九年九月,风雨交加,忽传青羌兵正以黑云压城之势越过大渡河,侵入汉地几百余里,而当时四川兵力不足,且尚缺将帅之才。朝廷上下一片惶然。正当孝宗一筹莫展之际,留正为报孝宗感遇之恩,主动请缨,请求挂帅出战。孝宗遂加封留正为龙图阁直学士,出任四川制置使兼成都知府。留正抵达战区后,对地形地貌和敌我双方的军事力量进行深入研究后,密授各路将领以锦囊妙计。“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各路将领得一此计,一路上势如破竹,一举荡平羌兵,捕获战俘数万。山雨欲来风满楼,阳光总在风雨后。捷报传来,孝宗大喜,晋升留正为敷文阁学士。西北望,射天狼。留正在连营号角声中实现了自己铁马冰河的家国梦。
留氏家庙 (陈博文 摄)
明月清风随意取,青山绿水任遨游。家贫出孝子,官贫出贤臣。留正六世祖留从效自幼家贫,孝敬母亲,尊敬兄长,在乡里远近闻名,步入仕途后,他依然保持清廉本色,吃穿住行都极为简单,一身官服也是有公务时才穿戴,此举得到了人民爱戴。“民甚爱之,部内安治。”留从效勤政爱民、清廉有德的良好风范对留正产生了很大的楷模作用。留正每每离任时,与之相伴的只有几篓书籍,乡亲们都叹服其清,十里相送,极尽挽留。身边好心人都劝他置业,以传子孙。留正淡然一笑,说道:“蔬菜足充饥,何必膏粱珍?缯絮足御寒,何必锦绣之?子孙若勤学雅正,自可养身,何必富有百万?”留正就是把“为民”摆在第一要务,把仁德和清廉作为“家财”留给后世子孙。留正勤政爱民的本质和廉洁奉公的精神,宛如一湾清流,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永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