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江新语》连载三
要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
(2003年11月6日)
“一把手”是党政领导集体的“班长”,是一个地方和部门贯彻中央大政方针、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的第一责任人。把方向、抓大事、谋全局,是“一把手”的根本职责。
各级党政“一把手”要站在战略的高度,善于从政治上认识和判断形势,观察和处理问题,善于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的内在规律。要努力增强总揽全局的能力,放眼全局谋一域,把握形势谋大事,以“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气度和胸襟,始终把全局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全局利益为最高价值追求,以世界眼光去认识政治形势,把握经济走势,了解文化态势;用战略思维去观察当今时代,洞悉当代中国,谋划当前浙江,切实把本地、本部门的工作放到国际国内大背景和全党全国全省的工作大局中去思考、去研究、去把握,不断提高领导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打好“团结牌”
(2003年11月11日)
懂团结是真聪明,会团结是真本领。团结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新的生产力,也出干部。在团结问题上,“一把手”更应带好头,起好表率作用。那些“孤家寡人”、包打天下的“超人”,是不能长久的。只有靠“众人拾柴”和“三个臭皮匠”之力,靠大家帮衬,工作才能做好。
在一个班子中共事,是一种缘分,更是一种责任。我们要始终牢记毛泽东同志关于书记和委员之间“谅解、支援和友谊,比什么都重要”的教导,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同志,正确对待组织,用真诚赢得大家的理解和信任,在合作中加深了解,在共事中增进团结,以坚强的党性、良好的作风、规范的制度和人格的魅力抓好班子自身建设。
一个手掌,摊开是“多个指头”,握紧是“一个拳头”。 班子的团结就好比“指头”与“拳头”的关系。“一把手”只是其中一个“指头”,充其量是个“大拇指”。一个“指头” 劲再大,其他“指头”如果不用力,也难以体现出“拳头”的合力。所以,“一把手”要充分调动班子成员的积极性,使他们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展其才,从而使这个领导集体攥紧“拳头”,打出“团结牌”,形成整体合力。
多种声音和一首乐曲
(2003年11月13日)
集体领导是民主集中制在党的领导制度上的具体体现,是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关键环节。由于人们观察问题的视角不同,个人阅历和知识结构不一,认识事物的能力和水平不尽相同,在讨论问题、作出决策时自然会见仁见智,发出“多种声音”。这“多种声音”,正是坚持集体领导、形成科学决策的基础。而“一种声音”,甚至于“悄然无声”,看起来是高度集中、至高威信,实非好事。
“一把手”的领导艺术,就在于有容人之气度、纳谏之雅量,充分发扬党内民主,确保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确保党委班子认识上的统一和行动上的一致。这就像一支乐队,只能有一个指挥。离开了指挥,乐队的演奏不协调,大家各自的声音汇集在一起就变成了“杂音”。乐队指挥的高超技艺,就表现在他能巧妙精致地指挥乐队,吹拉弹唱,丝竹和谐,齐奏一曲悦耳动听的交响乐。领导班子的“一把手”,就应该成为这样的指挥,善于把“多种声音”协调为“一首乐曲”,从而使领导集体的决策尽可能反映客观实际,符合人民利益。
共演一台“二人转”的好戏
(2003年11月17日)
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一把手”,不是简单的自然人,在很大程度上是党委和政府的人格化代表;彼此之间的关系也不只是简单的个人关系,更多的则是党政之间的关系。两人相处得如何,事关一个党委班子整体合力的发挥,事关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事关一个地方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朋友可以选择,书记和市(县)长是组织上搭配的,双方应该“哥俩好”,而绝不能意气相争,更不能以为把对方说坏了自己就好了,在对方的缺点中体现自己的优点。
作为党委书记,要总揽而不包揽,学会“弹钢琴”,善于抓重点,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各个班子的职能作用,而不能事必躬亲,专权武断,干预具体政务。作为市(县)长,要到位而不越位,在党委班子中积极发挥作用,自觉接受党委的领导,注意维护书记的威信,着力抓好政府党组的建设,主动按照党委的决策和书记的意图开展政府工作,遇到重大问题要及时向党委请示、报告。作为各级党政“一把手”,都要补台而不拆台,你落下的我主动捡起来,你不足的我主动补上去,同舟共济,齐心协力,共演一台“二人转”的好戏。
多双“眼睛”选贤任能
(2003年11月21日)
选人用人是领导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对党委班子特别是“一把手”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实际检验。在干部的选拔任用上,首先要擦亮自己的一双“眼睛”,在实践中识人辨才,加强对干部的考察和了解,尽可能多地掌握第一手情况。尤其要“近君子,远小人”,坚持原则,严格标准,不搞感情用事,摒弃个人好恶的影响,摆脱亲疏远近的干扰,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
同时,要用好集体的多双“眼睛”。有时候,一双“眼睛”受视角和景深的影响,毕竟有一定的局限性,难免出现一些偏颇。而多双“眼睛”则能多视角、多侧面、多层次地了解一个干部,可以尽量避免“失真”。“一把手”就是要引导、鼓励班子成员表达不同的观点,把多双“眼睛”的“眼光”汇聚起来,形成一致的正确的用人意见。